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以本科教育为主,特征是注重全面综合教育,设置课程包括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门类。区别于以就业为重要指针的各种专业学校或技术高校。
美国文理学院的特点:
学院规模小,小班授课,实行住宿制。
文理学院的规模多数在1000人至2500人之间。
学院师资资源丰富,质量高
排名在前五十位的文理学院师生比几乎均在10∶1以内。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师生比与此相仿,美国好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16∶1,且研究型大学许多知名教授很少给本科生上课。文理学院90%以上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或本领域的高学位。
教师热爱教学是文理学院一种深厚的文化,教师到文理学院任教本身即意味着他期待用自身的知识和经历伴随学生成长。
文理学院师生关系密切,互动频繁,学生满意度高。一流文理学院也要求教授开展科研,但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
文理学院的资源几乎全部倾注在本科生的教育与培养上
多数一流文理学院没有研究生教育,或只有很有限的研究生专业和学生。如威廉姆斯学院只有艺术史的研究生,学生只有50多人,而艾姆赫斯特学院根本不设研究生课程。
文理学院校园优美,教育资源丰富,多数校园远离大城市
课程资源丰富,仅有2005名学生的麦卡利斯特学院提供的课程多达800门。一流文理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交叉学科的学习。
文理学院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非常活跃
学校为各类学生组织提供经费、指导老师、活动空间,以及法律和保险等支持。
与此同时,美国文理学院也面临诸多挑战。文理学院是一种追求高质量,同时成本高昂的教育模式,一些排名靠后的文理学院面临财务和生源等方面的挑战,文理学院总体规模有缩小的趋势。
1.硬性指标方向:
从师生比例配比来说,美国文理学院的规模一般较小,师生比较低。文理学院大部分在校人数一般都在2000左右,师生在1∶6到1∶13之间。在学校内,学生与教师的接触和交流更多,同时学生可以得到的关注也会更多。这一理念非常符合教育的原理。
而美国综合大学的人数基本上都会在是文理学院的五倍或以上,规模非常庞大。学生更能感受到大学的氛围,多元文化及丰富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众多的社团组织,各种类型的研究和实习活动,可以提供学生想要的一切大学生活元素。
从专业设置及奖学金方面来说,美国文理学院的专业划分不是非常细致,更侧重理论类教学或者叫做通史教育,大多文理学院都不提供工程,医学等工科类或是职业性较强的专业。学院老师着重培养学生在本科阶段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升入研究生阶段做好准备。
美国综合大学的专业更加细化及多元化,从文科,理科,社会到工程及医疗等专业皆有开设,校内课程可选范围很广。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学习,或是自己通过校园生活了解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从奖学金方面来说,美国文理学院的国际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远远超过在综合性大学就读的学生。文理学院排名前50的基本都有全额奖学金,还有一些学校即使没申请奖学金,也会发给你一定数额的5000美金到15000美金不等的财政资助。美国综合大学很多不为国际学生提供奖学金,有提供的学校,名额也不如文理学院多。
2. 软性指标方向:教学观念和宗旨
美国文理学院只提供本科四年的教育,很少有研究生,也就意味着文理院校更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个人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单纯培养职业技能。教授会帮助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实践中。与此同时,学校还会培养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威尔斯利女子学院校园风景如画,卓尔不群校友更是不计其数,比如Hilary Clinton, 宋美龄等。他们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
美国综合大学不但可以授受本科教育,还提供研究生及博士生阶段教育,综合类大学更侧重课程研究,注重实践。校内教授很少接触本科生。在个人修养及学习方法培养方面要不及文理学院。
从知名程度来说,美国文理学院在中国的认知的程度不如综合类大学。因为文理学院教授很少参与到研究当中,所以在学术建立或是学术成果获得方面不是很突出。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在美国本土甚至国际上的受欢迎程度。比如,我们熟知的威廉姆斯学院,阿姆赫斯特学院。他们不逊色于任何本科教育,毕业后不管是就业还是上研究生院都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的录取难度不低于哈佛的。当我们翻看这些学校毕业生的终就职公司,就会发现他们的毕业生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有口皆碑的,而且几乎所有毕业生进入的企业全是业内知名企业。